上一主题:鉴别古玉的第一道门槛
下一主题:高古玉器中的红山玉器
旧色与光泽
古玉在地下多年,表面都有后天生成的自然旧色和包浆。真古玉的包浆较厚,且分布均匀自然。还有一种发自内部的光泽。这种反射光是自然的、一致的,是统一光泽,且有油性,不同于抛光后出现的表面玻璃光。即使腐蚀较为严重的某一局部光泽,仍会显出它的一致性。高古玉光泽,常如发自内部,所谓精光内蕴,而不是表面浮光。
红山文化玉器一般表面无玻璃光。表面光泽与玉的硬度及解玉砂的颗粒的精细相关,一般地说,玉质硬度高光泽强,磨砂痕轻,玉质软、石性重者光泽差;解玉砂颗粒匀细者光泽强。有研究者认为红山所用解玉砂在80-100目,很难抛出玻璃光。观出土的红山玉器表面都有一层柔和的老玉特有光泽,不同于现代的油蜡抛光技术。
对红山文化玉器的鉴识,是一项情况复杂、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