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原产地为何出现“抛荒”?
发布时间 2015-03-30 浏览 49602 次
茶采摘刚刚开始,忙碌在茶园里的大多为50岁以上的村民。

  “全村1400多人,今年有将近80%人在外务工。 ”朱胜利告诉记者,新田村几年前外出务工的村民只有30%左右,且大多数人是忙过茶季才出去。以前茶叶价格高,每逢茶季,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要回来帮忙,现在有三分之一的人连茶季也不回来了,茶地管理和采摘全靠留守老人。

  “打工的茶季不愿回来,是因为打工比采茶收入高。”一位村干部对记者说,当地茶园的亩产值在2600元至2800元之间,每亩茶园的生产成本约占一半。村民在外面做小工,一天最少也有120元。即使采茶收入超过打工所得,许多年轻人也愿意外出打工闯世界,不愿在山上受日晒雨淋之苦。

  碣石村村民谢志生创办的紫霞茶叶公司,是省级龙头企业,也是全乡最早创办的茶叶加工企业之一。谢志生告诉记者,外出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多,主要是近几年高档茶滞销带来的茶叶收益总体下降。他举例说,前年公司六成的销售额来自高档茶,高档茶的鲜叶收购价每斤在60元至120元之间;去年公司高档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