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和田玉雕《龙凤匜》出
下一主题:猴票:发行时没人理会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造白瓷,质地洁白细腻,造型规整纤巧而驰名。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宋金时期发展达到鼎盛,元代以后逐渐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
定窑品种
定窑在宋代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这些彩釉品种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而烧成。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
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分到了景德镇,一部分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定窑瓷特点
定窑的瓷胎特征是胎质十分坚密精细,胎薄而显轻,胎色白净而略显微黄。无论白定还是各种彩色釉定,均是如此。定窑施釉极薄,釉薄处能见胎色,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