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明清家具鉴定识破作伪
下一主题:明式家具的魅力
清宫的内檐装修及家具上的包镶工艺极端精致,从选材、干燥到工艺、工序、拼接等都十分讲究。并使用“大鳔”(即鱼鳔胶)来粘接,十分牢固精细,有的接口细如毫发,历经数百年都难以察觉,大有登峰造极之感。更有“格角贴”、”骑缝贴”、“委角贴”、挂漆里及包铜套脚等工艺的综合运用,使得清代家具的包镶技艺日臻完善,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清宫廷的包镶家具上,往往还有贴竹簧、嵌黄杨,拼百纳等工艺的共同使用,形成了清代包镶家具丰富多彩的风格。
最近,笔者有幸见到了一些故宫收藏的包镶家具的残件,其中有一博古架残腿,通过断茬可看到此腿的四面“委角贴”紫檀薄板,腿芯楠木作胎,外观工整光洁,线型精致,四角拼缝隐而不露,五木之间粘合严密坚固,无隙可击,若无断茬露底,很难察觉是四面包镶的做法。
更令人惊叹的事,在其握不盈寸的断面上,可看到每片紫檀镶片的内侧粘合面上,均开有两条极细的纵向沟槽,四面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