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骧家具杂谈
发布时间 2015-04-18 浏览 50543 次
计八根,隐蔽的贯通全腿上下,此做法在木工工艺中极为罕见独特。经分析,笔者认为,这应是古人为防止在包粘紫檀木片时,由于多于胶液的挤涨及木片内侧因受湿热鼓胀变形而影响包镶质量的巧妙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吸纳多余的鳔胶液和防止木片内侧因鼓胀而挤开四角的拼接缝,从而保障了包镶效果的隐蔽、严密和坚固,真可谓匠心独运。古代匠师的这种对木材特性的高度理解和尊重,以及这种极致的敬业精神,只有在康乾盛世的不计工本的皇家工程中才能见到,面对古人的这些高超绝美的木工作品,除赞叹外,有人应窘迫,这难道不是古人对现今某些粗制滥造者的一种无言的嘲弄吗?

  与清中期以前的包镶家具不同的是,清晚期风格的包镶家具,由于紫檀料的进一步匮缺,宫中往往拆改前世的残破紫檀家具旧料,剖解成薄片来制作包镶家具,旧料常有榫卯洞眼,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晚清包镶家具的堵眼现象;同样原因,也出现了在同一件家具上,包镶部件与实木部件并存的现象。与此同时,清晚期的民间包镶家具多以红木包镶为主,品种主要有:红木包镶带门联三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