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清代茶室家具漫谈
下一主题:明清家具增值的奥秘
熟悉京剧的人们大约都目睹过龙头拐杖,在“打龙袍”一戏中吕国太拄着龙头拐杖,在“百岁挂帅”和“太君辞朝”中,佘太君手执着皇上特赐的龙头拐杖。
龙头拐杖究竟是什么样?想不到,步入北京古玩城二层的雅俗工艺品店时,把玩之际开了眼界。店主王金华先生收藏有数杆稀奇的清代拐杖:一为龙头拐杖,黄沙木制,长有1.25米,木刻龙头形象生动,龙眼圆睁,龙嘴之内亦含有一颗木制“夜明珠”,试拄此杖,手握之处正好为龙颈,颇显气度不凡。二为清代的罗汉拐杖,长一米左右,杖头系一个手捧如意的罗汉全身雕像,不乏凛凛威风之态。罗汉拐杖之上刻有类似姓名的文字,可惜已模糊不清。王金华遂笑道,这罗汉杖头在清代有点儿讲,意在执杖的人有罗汉保护着。三为松竹梅拐杖,更耐人寻味。这支清代拐杖是一根筇竹制成,筇为竹名,因能做杖,古人亦称杖为筇,黄庭坚曾有诗云:“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杖头是一个老寿星的雕像,长须飘然状,透着喜兴。老寿星雕像下面刻有文字为:“沉重其质,壮健其行。”此支松竹梅拐杖“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