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流传到中国的欧式坐具
发布时间 2015-05-12 浏览 50581 次
而言,坐高背椅实在没有必要,应以身体舒适为准,于是椅背逐渐与身高协调一致。欧式家具在腿的制作上,颇下工夫,早期的椅腿,一般模仿古罗马建筑的立柱形式;后期一般多取材动物体材,如虎腿、狐腿、狮腿、螳螂腿、蛇颈、龟颈、天鹅颈,等等,给人一种跳跃感,体现出曲线美。曲线美在制作上有很大难处,一般讲,用片锯很难处理,通常是用线锯破料,既费工,又费料。早期的椅腿,还凸雕花叶纹,枝叶繁复者,有若洛可可文化,这要求技工既有高超的技术,又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一具坐椅,便是一件艺术品。后期的椅腿,渐趋实用,动物的曲线美演变成一般的几何状,如立柱体、立方体、斜方体,等等。加工时,开始用刨床、镟床,用以批量生产。美式坐具与欧式完全不同,一切从舒适、实用角度出发,造型简练,结构合理,轻巧,适合移动;即使是榫卯结构,也要用钻床打孔,镟床造型,为的是尽可能节约人工,充分使用流水线作业。19世纪的后期到20世纪初,一些传教士、外交官、商人和学者,开始收集中国的家具,包括中国的高坐具,引起欧美人士的广泛注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网站统计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