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流传到中国的欧式坐具
发布时间 2015-05-12 浏览 50573 次
意,特别是中国的“太师椅”,极具审美价值,是收藏的重点,若是紫檀或黄花梨木,应是收藏的极品。洋人此举,又推动了传统家具的复兴。近代中国的家具设计,是在“洋”、“古”之间摆动。明清以来从西方流传到中国的高坐具,至今还缺乏系统研究,如何进行国别、族别、时代、风格的鉴别,还处于蒙昧状态,这不能不说是研究明清家具通史中的一大缺憾。

椐专家研究,世界最古老的高坐具应属古埃及图坦卡蒙王陵出土的“黄金宝座”,这是发生在公元前1567至1320年新王国时期的事情,宝座是权力的象征;宝座的制作意念和制作技术是如何传播到欧洲各公国,我们还不十分清楚,但是它通过西亚流传到波斯帝国和印度,已有考古学上的证明;此时“宝座”已易名为“金狮床”,并且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我国新疆地区。20世纪初,斯坦因在尼雅古城发掘到一把晋代木椅,椐《西域考古记》描述,其形制与印度西北部边省希腊式佛教雕刻所见相同。到了唐代,在帝王仪礼上,还是使用盘足而坐的床榻,直至宋代,才出现垂足而坐的坐具。南薰殿所藏宋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