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奇石散谈
下一主题:河道中的鸳鸯奇石
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崇尚单色调的,老子的一句“五色使人盲”,似乎为中国传统文化定下了一个色彩基调。历代文人士大夫在彩色面前望而却步,如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的陶器,至宋代的青瓷,主要是单色调的;夏商周三代青铜器是单色调的,水墨画、书法是单色调的,纵然被称为彩陶之陶器,实际也只有黑红两色;汉代彩绘陶、漆器也主要为黑红两色。不少清高的文人士大夫轻视民间艺术,鄙视之语形容为“大红大绿”,也主要为两种主色调。唐三彩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唐三彩的美学理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另类,但三彩,主要也是以绿、黄、白为主色调的。
此外,中国书画艺术中,绘画追求“形”,书法追求“体”,笔墨在“形体”中追求变化之趣味。从晋唐开始,当中国传统的有专业水准的书画家,或仅是业余水准的书画家,作为赏石主体开始赏玩奇石时,追求奇石的单色调,追求奇石的形态、形状之变化,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赏石理念之追求。所以,当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总结前人的赏石经验,提出“皱瘦漏透”四字赏石要诀,就成为了以后历代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