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真假进口红木的鉴定
下一主题: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
挂屏作为殿堂墙壁上悬挂的一种特殊的装饰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宋代以前,就有用竹、玉、石雕刻的挂屏,延续到清代,挂屏已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乾隆年间内务府设立造办处,专门制造供帝后赏心悦目的各种古玩和陈设品,挂屏就是其中的一项。
清初的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八扇一组称八扇屏,也有中间挂中堂,两边各挂一副对联或一对挂屏的,这种陈设形式在雍正、乾隆两朝更是风形一时。挂屏讲究陈置,一厅之上要有三屏,即座屏、挂屏和台屏,它们各就其位,相得益彰。
挂屏以宽大为贵,或独幅或两条成对或四条成堂,清代江南地区广为流行。挂屏的边框主要用料为木料,挂钩为铜镀金,框心用料比较丰富:木料、象牙丝、玉石、珍珠、缂丝、织绣、雕漆、玻璃彩画、文、竹等等。挂屏屏心以云石最多,不仅崇尚画面的水墨情趣,而且追求名人的题咏。清代中期以后,又有镶青花瓷板或五彩瓷板的,有的在屏心镂挖出不同几何图形的开光,嵌进各种瓷片或大理石图案,也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