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市落寞 关店潮涌起
下一主题:外媒:日本茶出口“倍
第三,品牌意识薄弱。虽然目前长龙茶已具备产业化雏形,但茶业生产加工、经营分散,绝大部分厂家生产低质珠茶,散装销售,没有包装,没有注册商标。
产业升级是必由之路
针对上述问题,长龙镇正从观念转变、茶叶品种改良、生产设备更新、营销手段创新等方面入手,积极引导茶农茶企转型升级。
在长龙第一茶厂,负责人陈峰告诉记者,这家茶厂1992年就成立了,但鉴于管理水平和制茶技术不高,长期以来都在生产一些低档的珠茶出售,基本上都是卖熟客,赚不了多少钱。
四五年前,在镇里的支持下 ,茶厂率先开始改造茶树品种,种植了“梅占”“金观音”“福鼎大白”等时下受欢迎的优良品种。此外,通过镇里的省级农民创业园补贴,他们还建设了新厂房。
这几年,长龙第一茶厂效益逐渐显露。该厂主打明前茶。厂里全年产茶30万公斤,但明前茶只有1万公斤。陈峰说,别小看这1万公斤明前茶,这些茶的收益抵得上其余茶叶的总产值。高端的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