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库非入藏:艺术品典藏的监管缺失
发布时间 2015-07-26 浏览 50553 次

  在2007年2月播出的《名人面对面:著名画家吴冠中》电视访谈中,吴冠中曾谈到,“自己送(捐)给公家的画、机关的画,最后都拿去拍卖了”。这件事与“广美图书馆馆长调包亿元画作”(下称:调包事件)有着本质的相同,此类事件不仅令艺术家无奈和伤心,也尖锐地暴露出公共艺术机构的典藏问题。那么典藏到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典藏非库管

  典藏管理虽有别于库房管理,却是以库房管理为基础展开的,目前据笔者所了解的美术馆典藏管理,普遍采取多人管理制度:门禁+钥匙+密码(双锁双人、双钥匙),每个岗位均由不同的人管理;在进出库房时采取多人(双人)监督、登记的方式;同时在藏品调拨的环节上,采用馆领导签字、典藏部备案等方式。但在新兴美术馆或非专业性美术馆典藏的机构,典藏工作均在幕后进行,无法体现绩效亮点,再加之长期以来典藏与展示、典藏与研究等工作的脱节,专业含量最高的典藏管理常常被视为“库管”工作,大量非专业或无鉴定经验者的参与,让上述“调包”事件的可能不断增大。

  而在“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