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屏风:古代家居的亮丽
下一主题:何谓黄花梨?
坐墩属于高坐具椅凳类,历来多为木腔鼓造型,平顶微凸,弧腹中空,外壁上下边沿各饰一周鼓钉,故又称鼓墩。而这种圆凳一般都是女子所坐,由于爱美的女子常常在座椅上装饰自己所绣的丝织物,在它上面覆盖一方丝绣织物,故又名绣墩。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清晰地展示了五代时期家具的使用状况,有直背靠背椅、条案、屏风、床、榻、墩等等。其中绣墩造型如鼓,外用锦缎一类织物覆盖,借以增其华丽。
宋代高宗的《书女孝经马和之补图》第八段《孝治章》中所绘的案形表明这类家具可自由置于室内外。榻边六位仕女所坐圆形绣墩,可代表宋代此类坐墩的基本形式,也是五代、宋时一种普遍的坐具。而真正的垂足高坐是从宋代开始。到了宋、元时期还出现了紫花、褐花等花饰。
明清两代由于家具制造业空前繁荣。明代鼓墩以宣德朝最为精美(可惜未发现传世品)。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加上海运开放,国外硬质木材大量涌入,使工匠们有发挥的空间。这时鼓墩比较流行,木质的鼓墩重视木材自然的纹理和色泽美,结构科学,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