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短线操作是造成书画市
下一主题:关于青海玉和俄料软玉
关于玉衣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而幕”和“缀玉衣服”。1954年至1955年,在洛阳中州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葬中,尸体面部有带孔的玉片,按五官的位置排列,尸体上也有玉片,这可能是玉衣的前身。《吕氏春秋》节丧篇中述及的“含珠鳞施”,“含珠”施于口内,“鳞施”则施于身上,即用玉片或金属片,像鱼鳞般施于身上。玉衣至汉代才正式见诸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衣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汉书.霍光传》:“光薨,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蕨,璧珠玑玉衣。”但以玉衣敛尸只延续到东汉未年。曹委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呸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废除了“玉匣”。至今,考古发掘也没有从魏晋以后的陵墓中发现玉衣。
自从1906年在河北邯郸郎村汉墓中发现象氏候刘安意的穿孔玉片开始,到1978年为止,相继共发现了玉及22套以上,其中比较完整的有5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