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儿茶素组分调控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 2015-10-10 浏览 49358 次

图1. 儿茶素合成途径及龙井43、中黄2号儿茶素组分分析

图2. 13个茶树品种中二羟基、三羟基儿茶素比率与4个关键基因表达量比率的相关性分析

  儿茶素是茶叶最重要品质与生化成分之一,对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因此,对儿茶素组分调控的研究一直是茶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通过对儿茶素组成差异较大的两个茶树品种(龙井43,中黄2号)遮荫与不遮荫条件下儿茶素组分含量测定,发现遮荫显著降低所有儿茶素组分含量,但对二羟基化儿茶素(ECG、EC、C)与三羟基化儿茶素(EGCG、EGC、GC)组成比率的影响较小。进一步通过转录组测序从10.99万条基因序列中发现了4个影响该儿茶素组成比率的关键基因,即CsF3′5′H1, CsF3′H1, CsF3′H2和CsF3′H3。这些基因表达量的比率与相应儿茶素组分比率极显著正相关。同时,两者的相关性在13个茶树品种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该研究发现的4个关键基因将为明确茶叶儿茶素合成机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在《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