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红木家具5属8种特色
下一主题:鉴别古家具六大基本手
龙最早是作为图腾崇拜而出现的,以象征祖先,神化和夸大自己氏族的力量。进入商代以后,图腾的含义逐渐消失,作为神物的象征意义得到延伸,并一直影响到后世几千年。作为鳞虫之长,龙能兴云雨,利万物,使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此外,龙还是美德、祥瑞的象征。《孝经授神契》称:“德至水泉,则黄龙见者,君之象也。”秦汉以后,龙渐渐成为帝王的代表,地位日益尊贵。而龙纹在某些方面成为帝王独享的纹饰,大约始自宋代,而以明清最为严格。
龙纹从最初产生,不断变化,到汉代基本定型:巨首、大口、大眼、利齿、蛇身、有爪。清代龙纹的主要特征是:龙头饱满宽阔,且多处有隆起,形象拙重苍老。头上双角,毛发浓密,向脑后纷披,巨颚,颚下鬚作髭状,鼻部多为如意头形,或如狮鼻,蛇身,鳞纹,四只巨爪(乾隆朝宫中龙为五爪),爪尖利张扬。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龙的形象。
这种龙的形象作为家具上的纹饰主要有以下几种变化:
1.正龙:龙头为正面,龙身盘绕成一团。
2.升龙和降龙:龙头侧脸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