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穿越古今的文化名片(图)
发布时间 2015-11-08 浏览 50805 次

人民网合肥11月4日电(韩畅 余圣) “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文房四宝在文人墨客眼中不仅是工具,更是陪伴,这样的陪伴历经岁月,日久弥新。如果追根溯源,不得不去一个地方——安徽省宣城市,这里的文房四宝文化积淀深厚,影响深远,由古至今,一直是宣纸、宣笔、徽墨、宣砚的原产地和重要集散地。宣笔制作技艺笔:落纸惊风起 摇空滴露浓文房四宝工艺各有不同,相同的是质量上乘,且耗时耗力。拿宣笔为例,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二三年,秦将军蒙恬南下时途经中山(安徽省泾县一带山区)发现这里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蒙恬造笔的传说流传下来,于是便有了“江商石上有老兔,吃刘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的诗句。千万中取其一,可见用料之考究。“宣笔的品种现在增加了,由以前的两百多种发展至今天的六百多种,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书画艺术市场的需求。”宣笔制作传承人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