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茶叶香气形成机制与调控技术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 2015-12-24 浏览 49347 次

图:茶(Camellia sinensis)叶香气形成的光调控机制

  我国茶(Camellia sinensis)园面积、年产量居世界第一,而亩产值在十大产茶国中居末位,且亩产值的增长率最为缓慢。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全年约有60%茶原料因品质差未得到充分利用,年损失达上百亿元。多酚、氨基酸和香气是茶叶品质的核心物质。茶叶中已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18-36%),而氨基酸(1-4%)和香气(0.005-0.03%)含量较低。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团队(PI:杨子银)当前主要致力于茶叶中氨基酸和香气形成机制的研究与调控技术的研发。近期在茶叶香气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1)发现了蓝光和红光可显著提高采前茶叶的香气成分,同时不影响茶叶生物量(传统茶树栽培中应用的遮荫模式会显著降低茶叶生物量),为今后研制新型茶树种植覆盖材质提供了重要参数;并首次提供了植物香气合成相关基因可受光波长调控的证据(见图),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2015, 5: 16858;第1作者傅秀敏 博士);(2)阐明了半发酵茶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