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收藏亦庄亦谐
发布时间 2016-05-26 浏览 50127 次

商标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生和发展而产生的。最初的商标主要是为了区别产品的生产者。一般只把商品制造者的姓名刻在产品上。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北周(公元557年—581年)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以陶器工匠“郭彦”署名作标记的土锭。后来出现了街铺、作坊,商品的标记开始日趋复杂化。有的除标记制造者的姓名之外,还出现了标明街铺、作坊总称的标记。以后又有了图案商标、文字商标或图文并用的商标。据唐代(公元618—907年)《唐律疏議》记载,当时官府规定“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这说明,在商品上标明工匠名称或者作坊名称在唐代是强制性的。这不仅是为了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使自己生产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相区别,而且还具有质量监督作用。这与西方国家中世纪的行会标记有相似之处。到了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商品标记已由简单地在商品上刻上工匠姓名或作坊名称演变为文字、图形或图文并用的商标。现保存在中国历史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