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上
下一主题:贵州凤冈召开锌硒茶“
茶园夏季管理
农历六月的田野,割稻打谷的声响,热得发烫的嗮谷场,挑担行走埂上的农民……似乎又回到插秧种稻的年代,官桥、龙门、湖头、尚卿等乡镇,田野里金黄的稻浪替代了深绿的茶园,退茶还耕成效初显,茶树归位高山。2013年,我县开始提倡茶业回归传统,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围绕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提高茶叶品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如今,从茶园到茶杯,茶业回归传统之路,味道渐浓。
种管回归 生态在复位
12年前,官桥镇碧一村的黄志明,是村里第一个在田里种茶的农民。1100多亩水田原本种植水稻,因为经济效益驱使,没多久基本种上茶树。如今,这一切又翻转过来,“今年春茶,‘田青’价格只有‘山青’的一半,效益不如以前。”黄志明说,于是,村民就改种水稻、花生、烟叶等农作物。
根据茶鲜叶生长地点不同,茶农习惯把茶青分为“山青”和“田青”两大类。业内人士分析,生长在山地的茶树,因根系扎得深,叶片较厚,经得起传统制茶工艺的“重摇重发酵”,成茶观音韵明显,香气清新悠长。而“田青”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