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方式保护武夷岩茶(大红袍)
发布时间 2016-08-03 浏览 52003 次
的反复是以品种、萎凋程度和当时温湿度变化以及后续工序的要求而采取适当措施,俗称“看青做青”,没有完全刻板式的做法,青变即变,气候变即变,需要变则变,以此来塑造岩茶的特有风格和质量要求。

炒青与揉捻:岩茶炒青主要是把前阶段萎凋做青过程已形成的品质相对地固定起来,并起纯化香气的作用。高温下完成团炒、吊炒、翻炒三样主要动作,才能达到品质要求。起锅后趁热迅速于特制的揉捻匾上揉捻。然后复炒,时间极为短促,是补炒青不足。再加热,促进香韵和味韵的形成,复炒后趁热适当复揉,茶索更为紧实美观。

烘焙:复揉叶经解散后,于焙笼中摊放在特制的有孔平面焙筛上,明火高温烘焙,各焙窑温度从高逐渐到低,在不同温度的统计下完成“走水焙”工序。下焙后过筛,置于筛中薄摊后放在晾青架上晾茶索,在透晾并茶条转色后,付初拣。剔除梗、片,再经巡茶者拣出成形不够好的茶条。拣完加焙炖火,在炖火后团包。团包后,还要最后复火,俗称坑火,以去其中水分。这样对提高耐泡程度、醇和度、熟化香气及增进汤色能起到很明显的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网站统计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