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钱币收藏六忌
下一主题:艳遇“白骨精”
1. 为什么中国多铸造圆形方孔钱?
有人认为这象征古人的宇宙观—“天圆地方”,有人认为秦始皇迷信方士而采用。总之,方孔钱可以减少周转磨损,又可以贯串起来方便携带。(见右图,“秦半两”作为我国钱币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从此固定下来,并为历代沿袭,直至“民国通宝”,流行长达两千余年。
2. 三国刘备筹军费铸大钱 -直百五铢
三国鼎立,货币相当复杂,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攻取蜀国,军费不足,刘巴给他出了一个铸造大钱的主意,刘备接受了他的主张,在蜀地开始铸造大钱,面文“直百五铢“顾名思义一枚等于100枚五铢钱,之后刘备铸钱越铸越小如太平百钱,定平一百等,蜀国后期,经济日益困苦了。
3. 太货六铢喻哭天子
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铸造了一种钱文精美的太货六铢,刚开始一枚等于10枚五铢钱使用,后来有和五铢钱等值,一枚等于1枚用,当时社会矛盾尖利,人称钱文中的“六”字铸造的就像是一个人在双手叉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