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陈云诞辰100周年金银
下一主题:青铜器辨论概论(三)
商承祚先生在《古代彝器伪字研究》中列举五项伪字现象:(一)字体受宋人书体影响,字必伪。(二)铭文中有拼凑字句者,属伪。(三)铭文中有删改文字者,为伪。(四)临写铭语者,属伪。(五)摹刻文字者,必伪。
根据形成铭文技术,青铜器的铭文分为:(一)铸字,由商代中期至春秋时期。铸字阴文字多,阳文字较少。(二)刻字,始见于西周初期,盛行于战国至西汉,见故宫藏“史次”鼎,洛阳出土。(三)补刻字,此见于西周中期。如上海博物馆藏吊仓父乍宝盨盖器各六字,盖六字是当时补刻的,器六字是铸的,《三代》、,小校》均著录,未注明盖铭是补刻字。(四)后刻字,战国器汉代刻字,或将原有铭文磨去后再刻上铭文。(五)伪刻字,指清乾隆以后到解放前多作的伪字,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