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辨论概论(三)
发布时间 2017-04-08 浏览 50234 次
物的纪年、容量、重量、使用地点、铸造作坊名称、工官刻铭,这时铜鼎上的鼎字多了“金”字旁。

  鼎是胜范铸,器底和足留有范线,器身范线,只要仔细看,有的也能找到。花纹是用范铸,花纹上窄下宽,留有范痕、铸瘤。而伪花是刻的,上宽下窄,千篇一律。

  商周至汉铸器多用垫片,都需避开铭文与花纹处,器底下留有铸疣。商周至战国时铸器有残缺处,都用铸补法补上,如耳、足、器孔处。春秋至汉代改用铜片铆钉来钉配。宋代仿制铜器留有范线、铸疣,并且有垫片。商周至汉代是用青铜来铸造。宋仿器是由黄铜铸成,且不用铸补和铜片铆钉修补。民国时所仿造之器,尤其北京,都不留范线、铸疣,更不用铸补和用铜片、铆钉来修补,决无垫片。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