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2017中国·贵州国际茶
下一主题:茶农炒茶忙(图)
四月的茶园弥漫着幽幽清香,翠绿的茶垄随着高低起伏的山势绵延开来。郁郁葱葱的茶园里,不仅有忙碌的采茶工,还有一拨拨远方的游客。
“上周26人的济南旅行团刚回去,下周五又有一个团队要过来,明天是阜阳的旅行团过来。”牯牛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红兵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对公司选择旅游、文化、农业融合发展之路充满了信心。
一直以来,雄奇秀峻的牯牛降景区尽管名声在外,但旅游开发却不尽如人意,2010年景区年接待量只有3万人。点赞的游客多,留下来的游客少之又少。如何破解这一怪圈?杨红兵和他的团队开始新的探索。
“牯牛降拥有一流的生态资源,但旅游产品比较单一,而祁门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的祁红原产地,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如果在生态资源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