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从平凡到优雅、平庸到
下一主题:红茶的营养成分和药用
金顶的佛光,报国寺的钟声,峨眉山不仅是我国著名的佛山圣地,普贤菩萨的道场,更是孕育宝掌堂禅茶文化的圣地。佛教文化与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绚丽的两笔重彩,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一直交错发展,彼此影响,浸入了中华民族精神灵魂之深处。
一部峨眉山禅茶史,既是茶文化的成长缩影,也见证了宝掌堂—香菩提的发展足迹。
公元五世纪中叶,印度高僧宝掌法师从尼泊尔进入中国云南到达四川,登峨眉山朝礼普贤菩萨,初时结茅庐于峨眉山金顶之下的无极山(即峨眉山灵岩寺旧址),乃峨眉山佛教开山鼻祖。后法师沿山而上,在峨眉山洪椿坪后结茅修住,每日参禅修佛,时常择取林中野生古茶噙食。从此,茶这一山中秀草得以与佛结缘,“饭后三碗茶”更是成为禅寺“和尚家风”,茶禅文化得以逐渐成型并代代流传,经久不衰。
到了公元1889年,峨眉茶道第32代传人祥魁居士对传统“堆窨”的茉莉花茶工艺进行改进,独创的“古罈窨香”古法手工制作工艺,大大加强了茶坯吸敛茉莉花芬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