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1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州级龙头企业52家,有4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
茶叶企业榜。在强化新型主体与贫困农户的对接机制上,探索推广了“121+X”产业扶贫模式,即每个贫困村明确一个主导产业,对接一个产业合作社和一个金融互助合作社,联结一个龙头企业,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硒茶实现致富的内生动力。全州2000余家
茶叶加工企业,每年解决农村居民近两万人的就业问题;有98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结对帮扶贫困村268个、13513户,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6750元;623家
茶叶专业合作社,每年向入社的11万社员返利分红3082万元。
推进产业融合延长加粗产业链条
坚持推进茶产业与关联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综合效益。大力推进茶旅深度融合,支持引导茶叶企业依托茶叶基地,变茶园为景区,变茶农为导游,变茶叶为食材,打造集生态茶园观光、采茶体验、茶文化博览、茶艺表演、茶产品展示营销为一体的茶旅融合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