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翡翠B货褪色原因!
下一主题:民国时期货币—黑龙江
广州玉雕被公认为南派领头羊,无论在品种、雕工、用料等都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州玉器市场逐步兴旺发展。但与此同时,玉雕技艺却逐步走向衰落,其中,玉器买卖重玉石材质而轻雕刻技术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块价值120万元的玉璞买还是不买?”玉雕大师高兆华一直犹豫不决。不买,好石料已买少见少;买,“卖石者已清楚比划出这块玉璞如何做,利润算下来很薄”,但成品上市,“买家却只辨A货B货,哪管你雕作者是大师还是工匠”。
高兆华在玉雕界被公认为是广州玉雕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曾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称号。但自从1986年从南方玉雕厂下海,执著玉雕艺术追求的他却频遇市场“玩笑”,“整个玉器市场鱼龙混杂、急功近利,大师技艺却难获市场认可”。
遭遇困境的并非高兆华一人。曾执中国玉雕牛耳的南方玉雕厂已由巅峰期的近千职工衰落至只有40多人,在职的大师们月薪也仅为两千余元。目前估算仅广州市就有数万人从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