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文化论纲
发布时间 2019-02-20 浏览 53447 次
代代相传,出现许多技艺娴熟的匠师,可惜他们的名字基本没有流传下来。见诸文献的玉工仅有秦代孙寿(用蓝田玉做传国玺)、西汉丁缓(长安巧工)、五代颜规(吴越广陵王钱元〓时苏州玉工)及陆子刚4人。

  陆子刚是明代碾琢和田玉众多工匠中惟一留下名字的一位玉工,名气很高。他是嘉万时期太仓州人,是一位碾玉妙手,擅长仿古玉的碾琢。见诸文献的作品有玉簪、白玉印池、水丞、避邪、百乳白玉觯等玉器。现存陆子刚款玉器甚多,仅故宫博物院就收藏陆子刚款玉器约30件,有壶、杯、洗、盘、墨床、笔格、笔舔、磬、佩、璜、觹、〓子、带钩、簪等器。因其风格杂陈、优劣悬殊,真赝难辨。

  清代内廷雍正元年至宣统三年(1723~1911年)留下姓名的玉工有袁景邵、陈廷秀、 宋仁、金振寰、周文正等50余人,大多为江南玉匠,也有少数家内玉匠。

  和田玉玉器的工艺水平是很高的,远远超过珣玗琪、瑶琨等玉器工艺。它前后经历了四千余年的漫长过程,不断地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时代风格非常鲜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