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市民珍藏不同版人民币
下一主题:《苏州园林》套装银币
二战时期,日军在中国发行的军票,有多种名称,图案多为凤凰、蟠龙、人头像,面额2厘5毫至1000元之间,上面多有“军用手票”字样。其中1元券头像为日本武内大臣像,100元为日本圣德太子像。除中国外,日军在东南亚国家及大洋洲发行的军票全是英文印刷,但其正面底部却印有中文“大日本帝国政府”和中文“大藏大臣”篆文印章,纸币图案多为热带丛林、水果、庙宇、椰树、佛像、纪念碑和爪哇人舞蹈图,有分币券、镑券、盾券、元券、先令券、卢比券和比索券。
这些日军战争军票,若区别属那个沦陷区国家使用,主要是看纸币正面上方或下方左右的英文字母和货币名称。这些字母,有2个字母和3个字母之分,3个字母的为上面1个下面2个,前面的字母和上面的字母为使用国的代号,后面和下面的字母为纸币版别号。缅甸代号为“B”、菲律宾代号为“P”、印度代号为“S”、大洋洲代号为“O”、马来西亚代号为“M”。如日本在马来西亚发行的军票上的MT、MO、MP、MR、MD字母,其前面第一个英文字母“M”就是“马来西亚”代号。日军在菲律宾战区发行的分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