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又不平,是嵌于器物上的炉顶。真正意义上的陈设为极少数。玉山的大量出现是在清代。山子是清代宫廷玉陈设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制造山子的玉料常见的有两种:一者玉材本身色泽变化较多,制成器物时不好看,只宜利用颜色变化制成山林景色。一者玉材外形奇特,取材制器则去料若多,有失天趣。清代玉山的大量出现是在和阗玉提供了充足的玉材的条件下完成的。其中最为壮观的是大型玉山的制造。清代宫廷制造了一批大型玉山陈设,以大禹治水玉山最为著名,玉山之料,重万斤,制成后置于铜座上,高逾2米,陈设于珍宝馆内乐寿堂后室。另外还有南山积翠玉山.玉料重约3000斤,现设乐寿堂,会昌九老玉山,高1.45米,关山行旅玉山,高1.3米。玉料重量或可超过千斤。这些作品部是用和阗玉料制造的。玉料属超大型玉材,这类大型玉陈设的制造,在中国玉器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4.嵌玉家具
嵌玉家具在明、清两代十分流行,所嵌玉料、彩石、品种甚杂,尤其是明代作品,带镶嵌者极少,其原因在于可用于镶嵌材料的缺乏,清代宫廷中镶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