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儒家“三礼玉论”(一
下一主题:儒家“三礼玉论”(三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周礼》一书本后人所撰,《周礼》中所说的这些职官是否真有其事?确实,如此庞大的机构实难一一考校。但是,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商周时代所生产和实际使用的玉器总量是相当惊人的。如此规璜之巨的玉器产出,从原料采集到琢磨加玉,还要进行产品形制的管理,还要严格执行政治礼仪的禁令,这一套工作量是相当惊人的,它所涉及的管理领域是可想而知的。“三礼玉论”所说的众多管理项目确实是生产实践所必需,即使没有这些机构的名称,但这些事总是需要有人去做的。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三礼玉论”中关于管玉机构的设定恐怕不是空穴来风。如若不然,古代国家对玉器的大量需求便失去了坚实的保障。
在三千多年前的周玉朝,当时的国家政权机构毕竟还远不如封建社会后期国家机器那样完备和周密,但管玉机构竟如此的齐备,职能分玉竟如此的细致(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这恐怕在世界文明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2)六器与六瑞
六器是玉制的礼器,专用于礼拜神灵。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