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三礼玉论”(七)
发布时间 2020-05-13 浏览 50354 次

佩玉:所谓佩玉,顾名思义即人身所配戴的玉器。孔夭子讲过:“古之君子必佩玉。”按照孔子的观点,这个君子应是指上自天子玉侯下至达官贵人的社会上层人物。天子既用全佩,贵人身必佩玉。但这个佩里决非单件,而是多件的组佩。由于佩玉本身就是等级的标志,所以在“三礼”中对佩玉有严格的规定。《礼记"玉藻》对佩玉的玉材选用和色彩的配用有一段特别的叙述:“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缓,公侯佩山玄玉而未组绥,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经,士子佩瑜玉而秦组经,土佩蠕玫而组组经。”组终是用来穿串玉饰的一种丝带。这句话的意思是规定天子以白玉为佩,用黑色的丝带相贯;公侯以山玄玉为佩,用红色的丝绳穿系;大夫用水青色的玉为佩,必用纯色的丝绳穿挂;士于用瑜玉之佩,需用杂色丝绳组系;士用美石作佩,应用赤黄色的丝绳相贯。这其中的等级概念是不言而喻的。

佩玉除作为等级的标志而外,它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君子道德的象征。关于这一点,《礼记"玉藻》中有两句重要的论述:“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徽角,左宫羽。”“进则揖之,退则扬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