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儒家“三礼玉论”(六
下一主题:儒家“三礼玉论”(八
⑤财货用玉器
财货用玉器主要指货币。玉在我国古代即为财富,曾在商品交换中作为自然物货币流通使用。玉币的前身为货贝,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货币。其为人所用源于夏,盛行于商而衰于周。春秋之世因金属货币的兴起,货贝便失去其自然物货币的功能。但在商周时代,先民们在贸易活动之中,因自然货贝数量不足,为弥补流通之所需,曾以玉、石、骨、蚌、陶渚材仿制贝形。这就是玉币的起源。
在“三礼”的论述中,玉币和其他各种玉器都曾经被列为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这其中绝大部分玉器虽然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财货用玉器,但确实是财政征收的对象。《周礼"天官家宰第一》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财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旅贡,九曰物贡。”这里所排列的九大贡项,是周制典章中所规定的邦国主要资财来源。其中涉及到玉器的项目就有六项,这些项目分别为:币贡、货贡、器贡、财贡、物贡、旅贡。
所谓币贡,即是向朝廷上缴财政收入。玉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