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泛论中国和田玉文化(
下一主题:中华玉文化的三个阶段
那么导致"青铜病"这个循环腐蚀过程的根源是什么呢?人们一般都认为是青铜器表面腐蚀最内层的氯化亚铜。其实,导致"青铜病"的最根本原因应是土壤中的氯化物。很多器物在土壤的长期埋藏过程中,已有了"严重"的"青铜病",只是器物出土后在空气、光和水气的作用下,这个腐蚀过程加剧而更加明显了。在四川的一些地区等,由于土壤中不含有氯化物,所以出土的青铜器从未受到"青铜病"的侵扰。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氯化物在"青铜病"腐蚀过程中的作用。氯化亚铜是光敏物质,是氯化物侵蚀青铜器的最初产物和腐蚀循环中重要的一步。对许多出土青铜器锈蚀的剖析表明, 其上的氯化亚铜在长期的腐蚀过程中, 已经基本上转化为其它的氯化物形式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此器物不在遭受"青铜病"的侵扰了。所以氯化亚铜只是有害循环腐蚀因子之一。
当对"青铜病"这个概念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后,我们再谈谈"粉状锈"和"有害锈"两个概念。从表面上看,这两个概念似乎一目了然,其实不然。人们常常认为"粉状锈"和"青铜病"是一个概念,是中国人的一种说法。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