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雕:则应允许在作品的关键部位精雕细刻、组合、巧接巧拼、巧皮和巧色。关键是要巧得恰到好处,巧得自然得体,巧得合情合理。因为有的根材,虽有模糊形状,但在那关键部位不加着力施艺,不精雕细刻,尽管作者美其名曰什么《文姬归汉》或《李白醉酒》,但多数观众还是瞠目不知所对,莫名其妙,存在着强加于人的欺世之嫌。这种情况,要是在那关键部位进行合情合理的施艺,甚至不惜糊雕细刻,整个作品就画龙点晴地活起来,收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全国著名根艺家林祥梧的许多珍品都是这样处理的。《张果老倒骑驴》,可算是一件典型的因材施艺巧雕的根艺品。作者巧妙地把作为张果老的“长靴”根材固有黑色,和作为毛驴的根材毛茸茸的表皮保留下来。由于留下了根材固有的“巧色”和“巧皮”,就使得整件作品显得栩栩如生,形象十分自然生动。《恨不当年未嫁时》,是一种巧妙组合而内涵十分丰富,并经得起反复品味的佳作。作者独具匠心,善于发现,把两块本来毫无相干的树根,通过巧妙的联想,把它们组合起来:那不知对方内情未婚的雄袋鼠,看到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