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玉器收藏中的五德
发布时间 2021-08-29 浏览 46146 次
带来了两位看似憨厚的阜阳农民,他们拿着十几块高古玉向我诉说着这些“宝贝”的来历,曲折的情节和老实木讷的神态使我相信了他们讲的故事,花了三万多元买下了这些“红山文化”。两位农民欢天喜地地走了。我把这些“古玉”送到南京博物馆去鉴定,专家告诉我这些“红山文化”的东西全是赝品,一分不值。

一上手就中了“埋伏”,使我颇感沮丧,不想藏下去的心都有了。一位圈里的老前辈知道了,特意找到我说:搞收藏交学费自古有之,关键是要长记性,要认真学习,长真本事,不要重复交学费。他还告诉我,藏玉要有玉德,千万不要有投机心理。总想着捡大漏,肯定要吃亏的。老前辈情真意切的话语打动了我,于是,我不但购买、阅读了大量有关玉器收藏的书籍,还千里迢迢地跑到北京、西安找专家请教,并主动结交了一批古玉收藏爱好者,向他们学习、取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交流之后,我发现市场上我国清康熙年前生产和流传的玉器资料很少,博物馆的藏品中也少有康熙年款,市面上流通的玉器大多是康、雍、乾三代的器物。尤其是乾隆年间,国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