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玉器收藏中的五德
发布时间 2021-08-29 浏览 46148 次
,可能就此终生无缘。

我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上了拍卖会,当拍到这两件拍品时,我果断举牌,经过数轮的竞争,我以35万元的价格,拍下了这两件玉器。

成交后,我携带这两件玉器直飞北京,找到我的老师和朋友古方先生,古方先生对这两块玉评价很高,其中一件玉佩正是宫中玩物。这两件玉器的竞拍成功不仅丰富了我的藏品,也使我对玉器的鉴赏有了足够的信心。

一次到北京开会,在朋友的引荐下,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古玉鉴定大师杨伯达先生。他仔细看了我带去的几件玉器,耐心倾听了我寻觅这些古玉的坎坷经历后,谈起了玉器鉴藏之道。他说,鉴玉和鉴瓷、鉴画同理,启功先生曾给一位友人鉴定宋代范宽的《雪景塞林图》,他仅从该画落款“臣范宽”,就断定为该画是一件伪品,因为范宽字中立,因为人宽厚,故得绰号为“宽”。当时在皇帝面前是不能以绰号相称的。这就是鉴定的人文科学依据。杨先生说鉴玉也要讲这些“理”,就是在鉴定中要结合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那些“理”,鉴玉才能准确。杨先生的话使我受益匪浅,触动很深,有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