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玉文化中国的玉雕沿革
下一主题:玉文化的复兴
小屯宫殿宗庙区(晚商时期)总面积70万平方米以上。其东、北两面有洹河环绕,西、南以深壕与外面相隔,通过在河或壕沟的窄处设桥与外界交通,形成一相对封闭的格局。该区域内探明夯土建筑基址百余处。公开发表考古资料的有54处,其中53处系上世纪30年代发掘。此53座基址自北而南被划分为甲、乙、丙三组。据发掘者推测,甲组“可能是住人的”,年代最早;乙组“可能为宗庙”,年代次之;丙组“颇似坛的形式”,年代最晚。
(二)、居址
现有的考古工作表明,洹北商城时期,至少城址的西北部和北部有比较密集的居民点分布。
晚商时期,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外围。各居民点大小不一。各个居民点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例如小屯西地(殷代壕沟以外)的发掘显示,殷墟文化第二期时,该遗址尚处于创建阶段。至三、四期时,居址进入兴盛时期,遗迹的分布范围明显向西、向南扩展,文化堆积增厚,遗存丰富。
居民点的发现和研究也表明,晚商时期的社会结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