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牙雕鹌鹑盒
下一主题:蓝田玉历史
和田美玉产于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中。《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与西王母会于昆仑,两人难舍难分,后周穆王“载玉万只而归”,可见和田玉早有声名。汉代的玉门关传说即因该地为和田玉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处而得名。
历史学家考证,和田玉向中原输出的时间大约有5000-6000年之久,早在丝绸之路开辟前,我国就存在一条从中国中原到欧洲地中海的“玉石之路”,这一条玉石之路堪称我国和世界上最早一条沟通中西政治、文化和商贸的运输线。
和田玉(主要是仔玉)主要产于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这两条河史称白玉河和墨玉河。每当夏洪爆发,将昆仑山上的玉苗冲刷下来,经过反复磨滚、撞击,杂质尽去,只剩下圆润光华如凝脂般的宝玉。居住在和田的维吾尔老乡自古就有上山采玉、下河捞玉的生活传统。河里捞的玉称“仔玉”,质量上乘,但产量低;矿采的玉叫山料,史书称之为“攻山采玉”,产量较高,只是质量参差不齐。
和田玉按颜色可分为白玉、碧玉、青玉、墨玉、黄玉、青花、红玉等。其中最珍贵的白玉是羊脂玉,凝如白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