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郑州密玉的传说
下一主题:古老的玉石传说
因此,明代宫廷里的一些玉器镶嵌了宝石,一来为了显示宫廷的气派,二来就是掩盖用料不好,只能用宝石点缀。美丽的外表下,竟隐藏着明代国力的衰微、吏治的败坏,不知道当年佩戴的皇帝和后妃,心里有没有感到悲哀。
国力飞跃满足乾隆爱好
清初顺治、康熙、雍正并不太喜欢玉,这三朝的玉器很少,但到了乾隆时期,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乾隆皇帝对玉器的嗜爱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全体现在玉中。乾隆对中国玉文化的贡献极大,故宫藏玉三万多件,其中一半为乾隆年制,精美者全为此时制作。
乾隆时期社会经济繁荣、财力充足,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制玉业无论规模、工艺、人才等各方面都上升到巅峰时刻。
但最重要的是,乾隆解决了和田玉的供应问题。1755年到1759年,清朝中央政府先后胜利平定新疆准噶尔部达瓦齐及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乱。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和田设办事大臣,并设“哈什伯克”(玉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