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和明清犀角雕
发布时间 2022-10-02 浏览 43851 次

中国自古以来将犀角视为“物之珍”、“国之宝”,除有广泛的药用疗效以外,更有辟邪镇凶护平安的作用。商周时期有青铜铸造的犀牛,唐高祖李渊陵前置一对巨型独角犀牛的石雕,各重6吨,道教文化中有八宝:火珠、铜钱、方胜、犀角、艾叶、银锭、珊瑚、书,犀角便是其中之一,我国古代的聚宝盆中,除金银珠宝、珊瑚玉石外,必定还有犀角一双……收藏犀角艺术品,尤其对中国人来说渊源极深。

  犀牛属稀有物种,其角又是名贵的药材,能解脏毒、尿毒、暑毒,治大热症等,还有强心定惊的功效。无论是黑犀角、白犀角、双犀角、独犀角、大犀角、小犀角、亚洲犀角、非洲犀角,现在都已列入世界野生动物的一级保护之列,禁不可得,况且明清时期的犀牛角雕刻以其独特造型及工艺,铸造出了鲜明的时代风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犀角按其产地,大约可分亚洲犀和非洲犀两大类。亚洲犀中又分印度犀、爪哇犀(泰国、缅甸、越南、马来半岛一带)和苏门答腊犀(印度尼西亚)。亚洲犀的纤维粗,表皮和内肉的纤维如甘蔗的线条状纤维,角的基底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