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竹雕收藏鉴定
下一主题:竹雕工艺
2005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竹雕等杂项渐露行情,令业内人士惊喜不已。其实早在2003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王世襄收藏专场上,一件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以264万元成交后,竹雕的价值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近两年,竹雕市场一直保持了上升趋势,在过去的一年中更是表现突出,如在2005年春拍中,香港佳士得以1140.56万元的天价拍卖了一件清康熙高浮雕竹雕山水人物笔筒,而其估价仅为百万元。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成熟,有眼光的收藏者将进一步认识到竹雕的价值,从而带动市场行情走势。
竹雕,又称“竹刻”或“刻竹”,作品往往蕴涵着深邃的民俗文化。早在笔墨纸砚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用刀在竹子上刻字记事了。这些被现代人称之为最原始的竹雕作品,在经历了从商周到汉唐,至宋代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后,才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南宋时,竹雕艺人詹成所雕的竹鸟笼,“四面皆花板,于竹片上刻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毫俱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现”,被元代陶宗仪赞誉为“求之二百余年,无复此一人”的珍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