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器中鹿纹的演变 (组图)
发布时间 2022-11-20 浏览 12680 次
、鱼等。直至商代晚期,玉器上的动物造型才逐渐丰富起来,张口露齿的虎,缩头缩尾的龟,温静可爱的鹿,虽然形象拙朴,但线条简洁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琢玉技术已经能够在坚硬的玉器上雕琢出复杂的动物形象。

  造型模式化是商代玉器上鹿纹的重要特点。这一时期的玉鹿造型简单,以片状体居多,圆雕器物少,最大的8厘米左右,一般在3~4厘米,常呈短腿直立回首状。琢玉工匠刻意突出鹿角、耳以及眼睛,其它部位则一带而过,仅具其形。如鹿角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没有角,一种为三歧形角,另有一种是双角对分,或对称或不对称。眼睛可分为小圆眼、臣字眼、菱形眼、橄榄形眼等,而且大都是由阴线刻画而成。躯体上多无纹饰,有的只有几条阴刻线作为分界线,把躯体和四肢分开。穿孔多在颈部、臀部,可供佩戴。1991年山东滕县前掌大商代墓葬出土的玉鹿,高5.4厘米,宽4.3厘米,厚0.5厘米。两面平雕,纹饰相同,两角枝杈突出,作回首状,翘首圆眼,上下颌、鼻、嘴分明,颈间有涡纹,圆臀小尾,后腿略弯,颈间有一穿孔,兼具写实、夸张之美(图一)。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