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雕工繁复器中宝
下一主题:青铜器辨伪方法
汉代的玉鹿很少见,大多呈奔跑状,特别是夸张的四肢和奔跑姿态有很强的艺术感,在画像砖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奔鹿的形象。与前代相比,汉代玉鹿颈部、腿部瘦长,展示给人以善跳、适跑的形态。躯体上大多出现梅花点,还有的躯体上出现刻纹以及简单的飞翼,纹饰生动自然,饶有生气。飞翼在周代就有发现,但这种图案化布局到了汉代才真正出现。
南北朝时期玉器上的鹿纹不多见,主要有两种,一种作奔跑状,一种作伏卧状。鹿的四肢细长,前后直伸拉得很平,短尾、双角用弧形线刻划,线条柔中带刚,用细小的圆圈作身上的斑点,即可密又可疏。身上的飞翼短小,有单线和双线两种。纹饰上出现了鸟状的单勾、双勾云纹,大多采用浅线刻技法刻在鹿的脚下,以加强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