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器中鹿纹的演变 (组图)
发布时间 2022-11-20 浏览 12676 次
、深层雕,纹饰有描写山林中的动物,及山村、树木、花草等,雕刻风格粗犷,是宋元以来的新品种。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收藏的元代玉鹤鹿纹炉顶,长2.7厘米,宽1.6厘米,高3.1厘米,玉色青白,采用多层镂雕技法。柞树下镂雕一对回首对视的鹿、鹤,鹿身圆润,四条腿采用重刀镂雕,纤细有力,鹤身用短直阴刻线表示羽毛。平底,底部有4个穿孔(图六)。在古人心目中,鹿是一种仁兽,鹤也是一种可以运载人们升天成仙的瑞鸟,且鹤鹿的寿命较长,所以古人常把鹿和鹤连在一起,取“鹤鹿同春”,寓长寿吉祥。

  明代玉鹿基本为两种:一种为圆雕,往往与寿星、山石雕在一起,作为摆件;另一种是带板的饰件,图案多为花草、松树、山石等。鹿的形象以伏卧为多,佩饰品中的则多为站立状。这一时期玉鹿形象上最突出的是长耳,像兔子的耳朵,有的有角,有的无角,长颈,身躯苗条瘦长,眼形以菱形为多,四肢很细,步行慢踱。到了明代晚期,鹿蹄演变成“人”形蹄,身上常以“米”字纹代替梅花鹿的花斑,同时还有“木”字纹、双横线纹。

  明代玉鹿无论是圆雕、平面雕,还是浅浮雕、深雕,都是只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