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刀功墨趣留青雕
下一主题:明清竹雕鉴赏
有人听说我国某某人的邮集获了国际大奖,就沾沾自喜。可细一打听,那个成人获奖的是已经70多岁的老邮迷,少年得奖的人是他的孙子。现在真正集邮的人,40岁以下的都很少,大多数集邮者都是四五十岁以上。再说集邮文化吧,现在的集邮协会都在赚钱,在炒邮票高潮的时候,北京的许多集邮协会都在做邮票生意,参与邮市炒作。
他们为什么炒作?因为有关系。他们和公司在扮演什么角色?股市里有证监会、有上市公司,谁听说哪个上市公司炒股票,证监会更不可能炒股票。但在邮市里,差不多“草木皆兵”了。
宝 木:邮票与股票都具有商品属性,但并非如股票那样,永远维持下去。在我国邮票的投资属性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这种情况可以从发达国家的邮票投资历史中寻迹,如英国和日本在上个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也出现过投资和炒作邮票的热浪,时间约维持了10年左右,但目前已很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