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茶业传播
下一主题:满州冬菇茶的由来
广州人饮茶,与其说是“品”,不如说是“饮”,是“叹”。菊普、菊花、水仙、茉莉花也好,乌龙、龙井、普洱、铁观音、碧螺春也罢,茶的选择虽然很多,但这不是重点。他们既不必像潮州人那样讲究茶道,也没有日本茶艺的繁文缛节,服务员斟茶时茶客以指轻扣桌面就代表了所有的礼节。
广州人饮茶不重茶,但对“食”倒很考究。“食在广州”之称绝对名副其实。茶楼的各式点心数不胜数:白粥、皮蛋瘦肉粥、鱼片粥、白果粥、猪红(猪血)粥、及第粥等粥类;虾仁肠、猪肉肠、牛肉肠、叉烧肠等肠粉类;叉烧包、莲蓉包、酥皮包、奶黄包、豆沙包、小笼包等包类,烧卖、粉果、干蒸、虾饺、牛百叶、凤爪、糯米糍、糯米鸡、叉烧酥、牛肉丸、萝卜糕、芋头糕、千层糕、马蹄糕、蛋挞等小吃类,各式名堂多得让人眼晕!这些虽然没能吸引茶楼里老年人的目光,他们依旧在一碗粥一个包的“例牌”中,闲话家常、消磨时光,但是对于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来说,则无疑使之“食指大动”(胃口大开的意思)。
年轻一代的广州人更追求物质享受,他们更懂得“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