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篇
发布时间 2009-07-04 浏览 25953 次
技的近代改革这样重视呢?显然,这绝 不是因为茶树栽培面积大或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等原因,而主要是因 为其长期来一直是我国重要出口物资所决定的。

  从上面例子可以清楚看出,我国茶业和茶叶科技的近代发展,不 但一开始就和我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务农会的农业改革相联系和 结合,而且实际也成为这些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或重点。因为这样, 所以我国茶业和茶叶科技的近代改革,就不但带有某些洋务和维新派 的特点与观点,而且大体上也采取了与我国农业近代发展基本相应的 路子和方法。具体来说,如梁启超为《农学报》写的发刊序中所讲: 其路子就是“近师日本,以考其变通之所由;远摭欧墨(美),以得 其立法之所目。” ①说明确些,也就是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和学 习欧美的科学和技能。这一点,在《农学报》的内容中,也反映得很 明显。其编辑部有懂日文和英语的编辑各一名,译文栏目也分“东( 洋)报”和“西报”二栏,每期日本和四方报刊译文的字数也大体相 近。在日本译文中,对明治维新的经验,尤为重视。

  如光绪二十六年,《农学报》的主要编辑罗振玉,还特地编写了 《日本农政维新记》一文,以大事记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明治维新三 十年来日本在农业改革方面的主要活动和具体经验。

  《农学报》刊登《日本农政维新记》,也是针对其时我国关于农 业包括茶业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的实际而发的。在 上面提过的张之洞和陈炽的看法就不一致。陈炽提出振兴的四法是使 用机器、添置轮船、设立茶栈和减少茶税;张之洞的茶业发展,只提 运用化学栽种和机器制茶二条。

  《农学报》编辑部的意见,也是二点,其称中国茶利日替,其故 有二:“一由于华商资本太薄,不能久持待价,至堕西商算中;一由 于中华焙制不合西人口味。” ①如何挽回呢?他们提出,一是厚其资 本,一是改用机器焙制这样二条。愈说愈玄,浙江瑞安有人在一份条 陈中说得更简单:“纲者何?设公司以揽茶务是也; ②”认为只要成 立了公司,一切问题就可解决了。总之,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我国上下各地,围绕茶业发展,确实提出了不少的方案和意见。但是 ,实际情况又怎样呢?这犹如英人在报上讽笑的那样:所“进变通新 法之说虽众,皆如马耳之射春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