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茶树栽培各项技术的具体发展
发布时间 2009-07-04 浏览 26570 次
繁殖,特别是在古代技术条件下,容易自然杂交和 产生变异,很难保持纯良种性。可能出于繁殖优良茶树品种的需要, 历史上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最多的福建,在清朝首先发明了茶树的压条 技术。民国《建瓯县志》记了这样一个传说:有位茶农,一次樵草至 #i叉山祝桃仙洞前,偶然发现“一木似茶而香”,就挖回移植园中。 等长大采制成茶,“果奇香为诸茶冠”。但这株茶只开花不结子,开 始用插条繁殖没有成功,后来因墙壁倒塌把茶枝压入土中发了根,“ 始悟压茶之法”。类似因墙倒把茶树枝条压入土中而发明压条繁殖的 ,还有“政和大白茶”。这些当然只能姑妄听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即在清朝后期,福建已普遍采用压条来繁殖名贵茶树品种了。《建 瓯县志》的传说是不足据的,与其说茶树压条是起于偶然的原因,倒 不如说是采用花卉压条技术的具体结果。繁殖优良茶树,是我国古代 长期探求的目标,所以,一旦任何领域出现了一种能够有效地繁殖优 良树种的方法,茶树栽培就会及时加以吸收。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 花卉方面压条繁殖的记述,最早见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陈oe B子的《花镜》:“二月:压条,下种;三月:移植,……压条。”据 此来推,我国花卉压条技术,当产生于明朝后期;而福建茶树繁殖采 用压条,大概是明末清初从种花技术中移植过来的。

  除压条之外,清代茶树良种繁育,还出现产生了茶树的嫁接、扦 插等无性繁殖和培育的方法。如福建“佛手种”,传说即上一世纪光 绪年间,由安溪金榜乡骑虎岩一僧人,以茶枝嫁接于香椽树而产生。 其叶形似香椽,且香味强烈故得名的①。再如插枝,也是清代始比较 广泛应用的无性繁殖技术。茶树扦插的最早记载,见于康熙后期李来 章的《连阳八排风土记》。其称:“种茶栽之法,将已成茶条,拣粗 如鸡卵大,砍三尺长,小头削尖,每种一株,隔四五尺远;或用铁钉 ,或用木橛,锤入地中,用力拔出,就将茶条插入橛眼,外留一分, 用土填实,封一小堆。两月之后,萌芽发出,不句几股,到二年后一 齐砍尽,俟发粗枝,只留一科,不久成树。”②这段文字,见之于李 来章《劝谕瑶人栽种茶树》的告示。显然,这不是李来章的发明,而 是他根据福建和其他地区汉人繁殖良种茶树的经验在瑶区的推广。

  上述“插木法”,是最原始的“成年粗茎扦插”,也常见于旧时 农村用来繁殖杨树和柳树等许多树种。用这种材料来繁殖茶树,成活 率是极低的,后来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用当年生的枝条更易成活 ,于是废弃粗枝改用当年枝条扦插,即“长穗扦插”。福建不但是茶 树压条、嫁接,也是扦插技术的创始和最早发展地区。据调查,在上 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清朝末年,福建安溪宝山乡有位老农,在长穗扦 插的基础上,在繁殖一种名为“赤叶”的茶树品种过程中,更创造和 掌握了只要用仅带2~3片叶的枝条扦插的“短穗扦插”技术。稍有 茶学知识的人都清楚,福建是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最为丰富,也是我国 古代最早采用无性繁殖来培育茶树良种的地区之一。据报道,在清末 民初,仅安溪一县,无性繁殖系的茶树品种,就多达三四十种。

  除铁观音外,还有乌龙、梅占、毛蟹、奇兰、佛手、桃仁、本山 、赤叶、厚叶、毛猴、墨香、腾云等等。据估计,其邻省浙江的温州 、台州、龙泉和江西的上饶一带民国前民间选育的黄叶早、乌牛早、 清明早、藤茶、水古茶和大面白等民间无性繁殖系茶树品种,即是向 福建学习或由福建传入无性系繁殖法之后出现的成果。

  上面反映,我国古代茶树栽培和繁殖,大部分时间和大多数地区 ,都是采用种子繁殖;无性繁殖是在清代主要是清末而且大多又集中 福建一地,所以,我国古代在留种和种子贮藏方面,不但较早注意, 而且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也早。我们从《四时纂要》可以清楚看出,我 们的祖先,早在唐代以前,就懂得和掌握了用沙土保存茶种的方法。 《四时纂要》的沙藏法,一直沿用下来,到明朝罗廪的《茶解》中, 才又有发展。《茶解》说:“秋社后,摘茶子水浮,取沉实者,略晒 去湿润,沙拌,藏竹篓中,勿令冻损,俟春旺时种之。”《茶解》在 沙藏之前,增加了一道水选和晒种工序。沙藏保种,在古代条件下, 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良好方法,对保持种子的水分需要,促进种子后熟 和保证有较高的发芽率等等,都是有较好作用的。

  4.茶园管理。我国古代茶树管理是和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水平 相一致的。据《四时纂要》记载,我们现在茶园管理的诸如防除杂草 、土壤耕作、间作套种和施肥等几方面的内容,至少在唐朝便都已俱 全。当然,《四时纂要》记载的内容不免有些原始、简单,但随着农 业生产精耕细作的提高,我国茶园管理水平,也相应地在不断发展和 完善。以唐朝的茶园除草来说,《四时纂要》只有二年后“耘治”一 句,但到宋朝,《建安府志》就载:“开畲。茶园恶草,每遇夏日最 烈时,用众锄治,杀去草根,以粪茶根,……若私家开畲,即夏半初 秋冬用工一次。”很明显,这一记载,比唐朝记述的内容要进步具体 得多。另外,唐朝茶园只是在茶树幼龄期间才种“雄麻黍稷”,可是 宋朝《北苑别录》,就提到桐茶可以间作。明朝茶园管理的记载更多 ,水平也更高。如程用宾《茶录》指出:“肥园沃土,锄溉以时,萌 蘖丰腴”;对茶园管理作了扼要的概括。罗廪《茶解》最先提到了茶 园的“土地平整”,并对茶园耕作和施肥,也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 “茶根土实,草木杂生则不茂。春时薙草,秋夏间锄掘三四遍,则次 年抽茶更盛。茶地觉力薄,当培以焦土。”怎样培焦土呢?“每茶根 傍掘一小坑,培以升许;须记方所,以便次年培壅。

  晴昼锄过,可用米泔浇之”。另外,还提出茶园不仅可以间植桐 树,也可种植桂、梅、玉兰、松、竹和兰草、菊花等清芳之品。从《 茶解》记述的内容可以看出,明朝在茶园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较唐宋 有了较大的进步。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古代茶园管理,到明朝即达 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所以,到清朝,只是在除草、施肥的某些方法 和间作内容上有所充实。如《时务通考》关于锄地以后,“用干草密 遮其地,使不生草莱”,《抚郡农产考略》提到锄草之后,要结合“ 沃肥一次”;同治《襄阳县志》中还提到了襄阳茶园还间作山芋和豆 类,等等。

  5.茶树修剪。古籍中茶树修剪的记载出现较晚,一直到清朝初 年才见于《巨庐游录》和《物理小识》。《巨庐游录》载:“一心( 僧名)云:山中无别产,衣食取办于茶,地又寒苦,茶树皆不过一尺 ,五六年后梗老无芽,则须伐去,俟其再蘖。”《物理小识》说:“ 树老则烧之,其根自发。”后一种方法,比较原始,或许台刈就是从 这种方法中脱胎产生的。根据上述记载,说明我国茶树的台刈技术, 可能萌发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后期,另外还有两条茶树修剪的材料: 一是咸丰八年(1858)张振文在一篇文章中说:“先以腰镰刈去 老本,令根与土平,旁穿一小阱,厚粪其根,仍复其土而锄之,则叶 易茂。”二是《时务通考》所记:“种理茶树之法。其茶树生长有五 六年,每树既高尺余,清明后则必用镰刈其半枝,须用草遮其余枝, 每日用水淋之,四十日后,方去其草,此时全树必俱发嫩叶,不惟所 采之茶甚多,所造之茶犹好。”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茶树修剪,似 乎是从台刈开始的;先有重修剪,在重修剪的基础上,然后才派生出 其他形式的修剪。

  6.茶叶采摘。我国古代采茶,六朝以前的情况史籍中没有留下 多少记载。直到陆羽《茶经》始载:“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 之间”,说明在唐朝可能还只采春茶、夏茶,不采秋茶。当然,唐朝 还有采冬茶的情况,如《文宗本纪》说:大和七年(833),“吴 蜀贡新茶,皆于冬中作法为之。”这是一个例外,是为抢早进贡作的 弊,不是定制。采摘秋茶,大概是从宋朝开始的。苏辙在《论蜀茶五 害状》中说:“园户例收晚茶,谓之秋老黄茶。”但宋朝采摘秋茶可 能还不普遍,明万历许次纡《茶疏》还说:“往日无有秋日摘茶者, 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重摘一番不 一定合适,但说明大致在明朝中期以后,我国已普遍开始采摘秋茶了 。

  关于茶叶的采摘方法,陆羽《茶经》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 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藂薄之上, 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 云不采,晴采之。”这种采摘方法,现在未必可取,但说明唐朝时对 采茶就很讲究。宋朝除同意唐时晴天早晨带露水采摘等主张外,据《 东溪试茶录》、《大观茶论》等茶书记载,还提出了采茶要用指尖或 指甲速断,不以指柔;另外要把采下的茶叶随即放入新汲的清水中, 以防降低品质。宋以后茶叶采摘的资料,记不胜记,因各地环境条件 和制法不同,说法也不一致,这里仅举唐宋记载例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